2005年,三個美國PayPal(網際網路線上支付商)僱員Chad Hurly、Steven Chen跟Jawed Karim,離開了這個擁有超過一億用戶的達康(.com)公司,基於方便網際使用者相互分享發表影片的理由(另有一說是因為這幾個人只是想分享家中的錄影帶),Youtube就在這三個人簡單的想法中,於2005年2月15日正式註冊上線,沒想到這個網站,卻在已經無以數計的達康公司中脫穎而出,成為這兩年來無數創投公司亟欲鎖定的目標。
 
藉由Macromedia’s player 7的技術,讓使用者上傳的影片可以轉成Flash影片,不但速度快,畫質也尚可接受,更重要的是,Youtube提供每隻影片100MB或者是10分鐘之內的容量,卻完全免費!在這之後有許多網站也模仿Youtube,嘗試在影片分享領域上分杯羹,但是卻總是被不斷增加的Youtube流量所擊敗─直到現在為止,還沒有一個同性質網站可以趕的上Youtube。
 
除了在Youtube網站上瀏覽之外,Youtube也支援經由語法讓許多網路使用者可以在自己的Blog、甚至是網站上提供以Youtube所做的聯結影片,免費以及迅速的原則,讓Youtube的使用者可以更多元化─同時也更多人看。
 
迅速竄起的會員數以及使用量,吸引了矽谷創投公司Sequoia Capital(以下簡稱SC )的注意,他們在2005年11月投資了350萬美元。此外,Paypal的前財務長Roelof Botha也加入了Youtube的董事會陣容。2006年六月,SC在看好Youtube更豐沛的前景下,又繼續投注了800萬美元,讓Youtube可以更迅速擴充自己的版圖。2006年第二季是Youtube在Alexa(以流量來計算全球網站排名的網站)上爬升到全球網站第十名,爬升的速度之快甚至超過整合型個人網站Myspaces。
 
這樣大好的前景以及成長速度自然吸引了許多公司的注意,在去年第三季的相互猜疑之中,一向標榜快速及免費的Google在10月9日下午,宣佈雙方達成協議以價值16億5千萬美元的google股票全面收購Youtube,雖然有分析師認為這樣的價錢過於低估了Youtube的價值,但這可算是場成功的收購,以今日Youtube(世界排名目前第五至第六)加上google本身的流量(世界排名第二,僅次於Yahoo!),這兩個網站的使用者流量已經讓他們成為第一名的網站。

其實就實際角度來看,Youtube的創業想法並不突出─畢竟這種分享方式在2005年時並不被看好,與其說他們看準市場先機,不如說他們剛好進入網路使用者喜好蛻變的時期。如果仔細觀察,會發現Youtube的熱潮跟Blog在近年來所引起的風潮幾乎可算是同時期演進─使用者能獲得的網路空間(包含1G、2G的Email)越來越大,加上人們對於自己的表現慾望越來越強,渴望能夠有更多人注意到自己,所以在這樣的環境下,Youtube剛好成為一個最佳的跳板空間,讓使用者輕易的把自己做的影片推銷出去─如同Blog是用文字把自己推銷出去一樣。
 
Youtube現象
 
最近經由Youtube引起最大爭議風暴的,莫過於2006年12月30日伊拉克總統海珊被處決的實況影片被流出,該影片宣稱由「手機」所拍攝,但的確可從畫面中看出是海珊被絞死的畫面,截止目前為止已經有超過300萬人次的流覽,這段畫面比伊拉克國營電視台播放的片段更為詳細,未經剪接的片斷顯露了教派之間的對立情結,讓伊拉克境內遜尼派以及什葉派的緊張關係大幅升溫。
 
為了緩和國內對立情緒,伊拉克總理新聞室官員在2007年1月4日表示他們已經逮捕一名當時在場的警衛,表示他們將對這段違法影帶流出的重視,將會徹底查辦相關人員,但無論如何,Youtube在這場對立中都是最大的收益者─他們因為此事件提高了他們的流量,同時也對傳統的新聞媒體做出宣戰。
 
雖然Youtube規定不能播放有關色情以及暴力的影片,但是鑽漏洞以及一些特別的影片播放卻也仍然讓Youtube遭受莫大的抨擊以及道德譴責。2006年8月11日至19日,英國的極右派團體在Youtube上張貼數段恐嚇影片,影片中包含一群白人男性荷槍實彈,仿效恐怖份子裝備,威脅英國境內的穆斯林應該都要馬上離開英國,如不離開就會遭到活活燒死的刑罰。這些短片的出現,讓許多知名人士都譴責Youtube容許這類倡導恐怖主義的影片。
 
 
隱憂潛伏?

這些現象都在在表明Youtube風光以及受歡迎的程度,不過在風光的背後,Youtube仍然有著龐大的隱憂,如同許多公司都曾經歷過的網路泡沫化─太過於樂觀估計網路所帶來的收益,卻找不出更有效的獲利模式而倒閉,現今的成長流量讓Youtube每個月都必須要付出100到150萬美元的費用,但是卻還達不到損益兩平的目標。
 
去年中開始,美國報業龍頭「華爾街日報」、以及知名大報紛紛都宣佈裁員、減少版面等等的方式,來因應因為網際網路發達而逐漸削減的傳統報業銷量,美國報業協會發布,截至2006年9月30日前的6個月裏,美國各類報紙的平均發行量降低3.4%,這都是因為網路新興媒體逐漸取代傳統媒體的一個現象。
 
但是在找不出更有利益的賺錢方式之前,這些媒體達康公司卻難以應付日益增大的流量,等到更多的網際網路使用者成癮,傳統媒體更加衰退,卻也造成這些媒體達康公司更大的負擔而無法消化,這種可能會造成雙輸的局面,著實令人憂心不已。
 
就是因為這樣,Google的作法才令人玩味,要說他們不清楚Youtube的營運狀況是不可能的,但他們卻還是花費鉅款買下了Youtube,他們的葫蘆裡到底賣什麼藥?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ericka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